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_第二百六十八章 巨额投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八章 巨额投资 (第2/2页)

资本家们意识到了工人阶级的力量,他们才不得不开始作出一些让步......
  但不管如何,在双方存在着巨大共同利益的情况下,求同存异一直都是会谈的基调,而老福特这位大财主也没让赤色党的领袖们失望,他来兰州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利用镜铁山的铁矿和石嘴山的煤矿,在甘肃建设一座世界级的大型钢铁厂。因为使用的是先进的氧气顶吹转炉炼钢技术,铁水出炉后直接进入转炉炼成钢水,兰州第二钢铁厂因此实现了炼铁炼钢一条龙生产。也正由于这样,这座“兰州第二钢铁厂”虽然投资金额略小于历史上苏联第二个五年计划中建设的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厂,但设计生产能力却比它高了整整一倍,完工后每年可以生产300多万吨粗钢,这个数字相当于1937年中国内地(不算日军占据的东三省)钢铁产量的三十多倍,而建厂速度却比历史上的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厂快得多,预计最多只需要五年时间就可以全部完工,而出钢则还要早上很多......
  此外福特也没忘了他的老本行,可是由于西北边区开发时间太短,道路建设才刚刚起步,就算生产出大量汽车,也没地方开去,因此老福特只得改变原定计划,不搞汽车厂了,而是在兰州建了一个自行车厂,建成后每年可以生产自行车一百万辆以上,用不了多久,地广人稀的西北地区家家都能用上了......
  而且西北边区现在的急需的拖拉机和农业机械,老福特也没疏漏,福特公司将在乌鲁木齐建立一个年产包括3万多辆大型拖拉机在内的大量农业机械的大型农业机械厂,这对于适合发展机械化农业却缺乏硬件条件的新疆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而胡卫东更在意的,则是大型拖拉机的生产线需要时完全可以改成坦克生产线,这对中国军队的机械化、现代化,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更难得的是,老福特采取的是合资方式,由福特公司出机器设备(相应的各项技术边区基本都已经有了,只是因为工业基础薄弱,难以迅速扩大产能。)与部分管理和技术人才,而边区政府则负责提供场地、厂房、人力以及一切目前有能力提供的资源进行合资,要不然即使以福特公司的财力,想要投资这么多大项目,恐怕也力有不逮吧?除非老福特准备将公司重点转到中国来,但事实并非如此,他这趟环球旅行期间,在德国与苏联的投资额都更在西北边区之上......
  这下胡卫东就不禁有些惊讶了,福特公司虽然实力强大,但因为是工业集团的缘故,现金流一向不太充足,而老福特与犹太财团的关系又素来不好,他怎么突然有这么多钱拿来到外国疯狂投资了呢?好在老福特也无心隐瞒,不等胡卫东发问,就主动娓娓道来,胡卫东听后不由为自己当初冒险将***派到中福国际掌舵而深感庆幸......(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