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99节 (第2/2页)
你在东北好好的,我也是,说回来了,一切都是重新开始的,不能这样子了,我们前期几年的工作都是白费的了。” “你以后是不是确定在北京了,还有你做事情,不能没有个规划,得有个规划,不能太任性了。” “我知道了。” 卡巴卡巴眼,这时候她就话少了,低着头看自己脚尖,觉得你这时候不能顶嘴了呗,你有时候认个错,不一定就是你错了,但是你要是顶嘴,说不定这事儿,最后就是你错了。 夫妻两个人相处模式,也是很诡异。 外面肉眼可见的融洽。 本来这么大的事情,你说明菊看半天了,又是请保姆的,又是回北京的,你说你想回来就能回来啊,人家那么多人等着排队回来呢。 结果你说人家夫妻俩关上门,早上起来还是和和气气的,西爱一早去买了什么牛肉锅贴回来,在那里讨好人呢,不着痕迹的。 你说吃饭好好吃吧。 她非得凑上去问伸伸一句,“这锅贴好吃吧?” 伸伸当着人的面,是从来不好意思亲近的,甚至跟西爱话都很少。 要是当着全家人的面,问他一句话,他都要顿很久才说话,因为怕面子没有了。 但是西爱跟他讲话呢,他反而是很愿意听的在绝大多数时候,这一家老老少少的,都在一起呢,她问这么一句。 伸伸先是低下头,喝一口汤,然后点点头,“嗯。” “好吃吗?” “好吃就多吃点。” “一定得吃完。” 再给他夹一个,然后放盘子里。 那意思是瞧瞧我多关心你,多疼你啊,放你在心头上啊。 伸伸就说,“你吃。” 低下头,然后继续喝汤,喝着喝着。 明菊就看见了,人家低着头笑了。 好家伙,都偷着笑啊。 弄半天我以为你来吵架了,大早上起来在那里讨好你呢,结果你就笑了,你俩都笑了,这吃的什么热闹饭啊。 伸伸这人呢,其实很要面子,北地里的男孩子,哪一个不要面子的呢,二皮子脸唱双簧的算是宝气的,个顶个的好面子,再不济的也是个小爷们儿。 面上无动于衷的,其实心里欢喜的很。 西爱就发现了,她跟刘伸伸结婚了,但是刘伸伸话少,心思也深,很多时候吧,她有点顾及不上他的心思。 但是呢,她天天活的跟谈恋爱一样的,发现这男孩子的心思呢,你多看看就知道了。 谁不喜欢偏爱呢。 就喜欢吃个牛肉锅贴的,人家昨天就提了一句想吃,西爱这不早上就去买了呢。 谁想吃谁就知道自己被偏爱了呗。 我心里记着你呢。 男孩子不就是图这么一件事儿? 当然了,你不能心赖在人家心上了,那不叫偏心眼了,那叫缺心眼。 就跟着牛肉锅贴一样的,西爱咯吱咬一口,你不能天天买,也不能他说吃就吃,得你心情好了,他心情一般的时候,你去买回来,嘚嘚瑟瑟的在大家面前兜一圈儿,这事儿就成了。 吃完了,今天是出殡的日子,就是明菊也得请假跟着去送殡。 甭管是不是亲生的领养的,我家里照着亲生的三个孩子一起养大的,我不拿着你当外人,你也别拿着自己当外人,就是最小的那个小宝,也得戴着白帽子,爷们那一队里面最后一个排上号,算的上是五代同堂。 这是理儿。 就得讲究。 西爱搀着王红叶,王红叶是白袍子,戴着白帽子,后面包着头发不见黑色见白色,这是姑奶奶,送娘家爹走的时候,得有陪客。 一人走两人搀,这是送殡。 田叶叶赶着回来的,两个女儿,一边一个,这是外甥女。 老人家走的体面。 拉着王红叶的手,前面有大师傅喊着。 要哭的时候大家伙跪下来哭,要起的时候大家就起来。 说噤声的时候,一个音儿都不能出。 直到那纸扎的高头大马红樱子,还有那两人抬的轿车金童玉女都给烧了,孝子贤孙摔了盆,轰的一声在地上四分五裂了。 人的一辈子,随着西风,也就这么过去了。 王红叶扑倒在地上起不来,哭天抢地就是这么来的。 西爱倒不哭,她眼泪少,觉得人呢,活着的时候对得起,去了就去了吧,看得开。 这丫头心硬。 但是一想起来小时候去姥姥家,那衣服给做的板板整整的都是好料子,她心里也酸软,一会儿劝自己不要哭,一会儿又忍不住。 看着倒是悲伤极了。 看见的人,都说是孝子贤孙一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