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法拉利的女上司:暧昧办公室_第291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91章 (第1/2页)

巴黎,这个世界的世上之都。一个可以看时间曼舞的城市,一个可以在这里找寻自我存在的城市。而现在,她就在我的面前,触手可及了。
  塞纳河,穿过巴黎城,将巴黎分为左岸和右岸,在巴黎,左岸的概念不只是一个区域,而更是代表一种生活模式,穿衣打扮风格或是某种社会作风。在此地能感受法兰西经历的惊心动魄的历史痕迹,也能感受到文人与艺术家思想活跃、多元、自由的气息。左岸的咖啡馆也由于被文人墨客经常光顾而出名。“双偶”咖啡馆位于圣日尔曼德培广场(laplacedesaint-germaindespres),在城里最老的圣-日耳曼(saint-germain)大教堂对面,在巴黎久负盛名,他的意思就是两个中国小木偶。
  双偶咖啡馆在巴黎文化界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哪怕是兵慌马乱的年代里这里仍然是一幅生气勃勃的样子,这里聚集着众多有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小说家,当时已经成为魏尔伦(verlaine)与马拉美(mallarme)、兰波(rimbaud)这些具有争议而有名的象征派诗人们喜欢光顾的地方。
  超级现实主义派的法国诗人安德列.布列东(andrebreton),法国思想家兼哲学家、曾经拒绝接受诺贝尔文学奖的萨特(jean-paulsartre)和法国思想界的重要人物,二十世纪最有名的作家海明威等,他们喜欢在这里创作与思索、切磋和萌育着各种学派和学说,或者进行唇枪舌战般的争论。1933年成立了双偶(lesdeuxmagots)文学奖,每年都颁发给一名获奖者,奖金额度为7750欧元。今天的双偶咖啡馆不仅是文学与艺术家出入的地方,也是吸引时尚界和政界要人的重要约会场所。这一带是巴黎左岸的中心区域,往蒙帕纳瑟大道的街角上,戏剧性的是,紧挨双偶咖啡馆后面的邻居就是cafedeflore(花神)咖啡馆。两家举世闻名的咖啡馆几乎是门靠门,如何存在下去呢?本地人一点不会为此操心,因为这是两个“世界”。没有特殊的原因,到“花神”(flore)去的巴黎人是不会来“双偶”(deuxmagots)的,反过来也一样,两边各走一路,各成一家天下。
  我和林曦儿一前一后走进这家巴黎最老最有个性咖啡馆之一,店堂的摆设,除了墙上两个怪相的“东方”瓷偶以外,没什么讲究,老椅子的木头虽然油亮,样子还显得十分粗笨。
  而且,这里的服务员保留着传统的黑白制服,服务得轻松自如,偶尔来个幽默,面对陌生的客人也像老朋友般对待,气氛通常都热闹非凡。
  店堂外支着太阳伞,有人坐在太阳伞下喝着咖啡闲聊。
  林曦儿还告诉我,不要拿“双偶”咖啡馆装修上的朴实,而以为来“双偶”的都是寻常人等,或者是不懂门路的旅游者。此店不靠顾客赚钱。
  在这里,随随便便晃进门来的,都可能是个人物。也许挤在你旁边桌上抽烟斗的人很可能是本城大报《lamonde》主笔,而那个坐在怪偶下面,打开夹满标签的大部头书,边看边露出一种自嘲,在书上用铅笔写着什么的瘦高个男人,说不定是著作一卖几百万册的法国当红作家………
  林曦儿要了一杯cafedeuxmagots,3.6欧元,我要了一杯更浓一点的espressodesdeuxmagotsdouble,七欧元,据说这很可能是左岸最贵的,也是最好的咖啡!。
  我问林曦儿为什么不要我这种最贵的,而非要相对便宜的3.6欧元的cafedeuxmagots呢?她讥笑我说:“是你不懂!乡下佬!我这种咖啡是咖啡机做出来的,这是本店的招牌咖啡,懂么?。”
  我吐了一下舌头,自找没趣,索性低头咬一大口三明治,边吃边喝边看。
  双偶咖啡馆左手边是法国最著名的品牌专卖店lv,大幅的橱窗贴画却是中国龙。右手斜角是珠光宝气卡地亚(carltier),人影晃动。对面的肃穆的教堂,平和切从容地俯瞰这商业世界的包围。
  双偶咖啡馆斜对面还有家叫做brasserielipp的咖啡馆,据说是是萨特、波娃和他们的存在主义朋友们高谈阔论的地方。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